1. 38 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
- Author
-
阳 晓, 叶任高, 刘冠贤, 魏炼波, 黄光明, 李幼姬, 郑智华, and 张国强
- Subjects
Medicine (General) ,R5-920 - Abstract
报告作者38 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成果。临床研究包括:①在国内率先提出先辨病 后辨证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及慢性肾炎新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, 并对其证候实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;②针对肾小球疾病肾 上腺皮质激素用药规律及其对中医证候变化的影响, 首创根据激素不同用药阶段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, 行之有效;③ 辨病组方, 辨证施治, 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详尽方案;④发挥中医药优势, 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不 同阶段特点辨证用药, 有效地改善症状和延缓病变进展;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、泌尿系结石、非感染性尿路综合征等西医难治 病,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, 取得较满意疗效;⑥对腹膜透析患者, 首创了中西医结合疗法, 并获得较高评价;⑦将治疗慢性肾炎的 经验方“ 肾炎合剂” 成功地转化成产品, 商品名“ 慢肾宝” , 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实验研究主要对丹参、全蝎、三七 总甙、大黄素、桃红四物汤进行了研究, 结果显示:丹参、三七总甙、大黄素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肾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, 并通过使c-my c 蛋白高水平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。全蝎可减少大鼠膜性肾炎蛋白尿, 抑制白介素-1 活性, 并扩张肾毛细血管, 抑制血栓形成及炎症细胞因子释放, 从而影响肾炎的发生与发展, 减轻肾脏病理变化。桃红四物汤能显著降低肾皮质血小板 活化因子(PAF)、血栓素B2(TXB2), 对膜性肾炎模型有效。
- Published
- 2000